
鞍山玉佛主要景点
舍利堂
舍利堂是玉佛寺的另一个主体建筑,由门楼、观光台、垂花门和舍利堂四部分组成。主楼为单檐歇山式门楼,高8.9米,至地面高18.9米。山门的门洞口采用汉白玉浮雕,雕有54条龙和24只狮子。在三洞门上眉,设大型垂花门,与主楼上下呼应,连贯一体。山门正中间的垂花门上端悬挂“玉佛寺”九龙金匾,这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授亲笔题写的。主楼两侧有长122米、宽10米的观光台,城墙用240组汉白玉栏板围护,在栏板柱头上雕有392只造型生动、形态各异的狮子,可与闻名世界的芦沟桥的狮子相媲美。山门前有一对3.3米高的汉白玉石狮,做工精溢,形态威猛。

玉带桥
位于玉佛寺北侧,为复拱式仿古三孔桥,通体白色,长33米,宽9米,高10米,造型流畅、柔和、匀称,远观宛如一条美丽的玉带,因此称玉带桥。玉带桥两侧是荷花湖和放生池。放生池是佛教信众用来放生的专用水域。置身玉带桥,倒影中玉佛寺的红墙金瓦随波荡漾,应季绿草依依,杨柳青青,莲荷满塘,令人流连忘返。

钟鼓楼
2001年4月28日落成的玉佛寺钟鼓楼高15米,分上下两层,下层是9米×9米、高4.5米的观光台,上层为八密重檐亭式结构,做金龙和玺彩绘。钟鼓楼设计新颖,工艺精湛,是东北地区钟鼓楼之经典。1999年12月,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玉佛寺设计、铸造了高3米,口径2米,重5吨的青铜大钟,称“世纪钟”,钟上铸有佛教著名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饰有九条飞龙,九只蝙蝠,21朵莲花,63颗宝珠,以此祈愿钟声一响,如意吉祥,荣华富贵,与日增长。鸣钟能得到六种福报:长寿、正直、聪明、和善、充实、为公。
鼓楼内置一面外径2.8米的大鼓,是东北三省鼓中之最,称“东北鼓王”。鼓架是用红木精雕而成,由四条贴金云龙构成“云龙捧月”之势。鼓,又称法鼓,“扣鼓,譬佛之说法,为诫众进善者”。

配殿长廊
玉佛阁两侧各建有6间对称的仿古式配殿。配殿建筑面积为431.4平方米,高7.55米,屋顶采用园山单檐悬山式结构,屋面盖绿色琉璃瓦,外廊各立有13根红漆立柱,墙面为仿青砖瓷面。配殿以旋子彩画为装饰,在外廊天花板上画有120只飞鹤。在宏大的玉佛阁的两侧,配殿显得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玉佛寺两侧有对称的长廊,分别以“开慧”、“悟真”、“通灵”、“见性”命名的廊亭,是您小憩和拍照的理想去处。如果您在礼拜玉佛之后,选择长廊作为回返路线,将会品味到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风韵。

无字碑
美玉为碑,已不多见,玉碑无字,更是少有。因为围绕玉石王和世界最大玉佛的故事实在难以用语言表述,玉文化和佛文化渊缘交融而产生的如此众多的神奇实在难以尽述,我们设立无字碑的意义就在于启迪人们用心去感悟这里无尽的神奇和动人的神韵。双碑均为岫玉所制,呈淡绿色,晶莹剔透,基底护以汉白玉围栏。用来驮碑的叫贔屃,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它由五种动物的特征组成:龙头、狮鼻、龟身、鹰爪、蛇尾,相传它力大无穷,喜好负重,因此用它来驮碑。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摸摸赑屃头,做事不发愁;摸摸赑屃背,一生享富贵;摸摸赑屃尾,做事不后悔,大家也不妨摸摸它来添增福慧。

蟠龙玉柱
立柱是古建筑的主要构建,立柱不仅具有很强的“力”的功能,而且对建筑体的风格、造型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玉佛阁有102根立柱,除90根为钢筋混凝土浇灌、八角棱形大理石贴面的立柱外,另有12根高7.2米、直径0.9米,以高浮雕手法雕刻而成的汉白玉蟠龙玉柱。蟠龙玉柱以两根为一组,成对称式。每根柱上雕有两条巨龙,为升龙和降龙组成的二龙戏珠图案。特别是大殿正面中间的两根,每根雕有两条大龙、一条小龙。小龙在下面,一条大龙吐出的云气中飘然升腾,上面一条大龙俯视着飞腾着的小龙,象征着“望子成龙”之意。这12根蟠龙玉柱的挺立,使得玉佛阁格外壮观,这又是玉佛寺建设中的一绝。

玉佛阁
玉佛阁是玉佛寺的主体建筑,也叫大雄宝殿。高33米,有佛教33天之意,宽66米,进深58米。其规模之大在全国同类型建筑中名列前茅。玉佛阁的建筑形式,是按照清代营造法则,采用双层重檐歇山式结构,即在重檐上加檐,形成了造型空间层次上的变化,再配上金黄色的琉璃瓦,使玉佛阁显得恢弘典雅、雄伟壮观。玉佛阁的内部结构分三层:一楼为礼佛区,是游人仰瞻和礼拜世界最大玉佛的地方;二楼为观佛台,可从各个不同角度观赏玉佛;三楼外为观光长廊,可凭栏远眺鞍山市区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