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礼记》中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并备述玉有十一德。《管子》论玉有九德,《荀子》论玉有七德,汉代刘向《说苑》论玉有六美,也是说玉有六德,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即现代汉语所谓之玉有“仁、义、智、勇、洁”之五种品德,可以为君子之楷模。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君子比德于玉;古之君子必配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欲子美德,则佩以玉的传统习俗。白居易诗句赞叹:“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君子比德于玉,则玉为君子象征。